论文写作不太难:审好题不逾矩
2022年6月7日中午时分,普通高考语文全国甲卷有关《红楼梦》“大观园试才题对额”的作文试题难写就上了热搜。很多网友表示看完作文题目有点头疼,还有网友庆幸“还好考得早”……于是,各种评论围绕着“难”做起了文章,从《红楼梦》到诗词到中国文化,讨论得不亦乐乎。
但很少有人关心作文的要求是“以上材料中,众人给匾额题名,或直接移用,或借鉴化用,或根据情境独创,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。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,引发深入思考。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,写一篇文章。”在这里,第一句话的三个“或”,代表视角选择,表达的是不同的视角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,这是对材料的陈述结论;结合后面两句话的意思,要进一步体现一般性意义,因此可以把陈述结论泛化为“视角-影响-效果”。如此一来,就会发现这篇作文可以展开写的内容就很多,也就不觉得难了。
值得我们反思的是,为什么社会上会有这么多人被带节奏呢?细想来,原因无外乎大家都觉得自己也经历过高考,因此有资格参与“专业”评论,殊不知说的都是题外话,到头来评论了个寂寞。
可见,正确审题很重要!而这波喧嚣明显偏题了。
科技论文写作,与这个高考材料作文相类似。
科技人员从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素材,于是想写一篇论文——
科技人员能保证论文的审题是正确的吗?
科技人员从学士到硕士到博士的历练,自己的审题能力会比高考学生更强吗?
也许大多数人会自以为是,而其实不然。因为作为理工科大学的学生,自己的写作能力的高峰期应该就在高考前夕的密集训练阶段,进了大学就开始退化,到了工作中写作能力可能都消失殆尽了。
所以,许多科技人员空有一手好资料,就是写不出一篇科技论文来,太可惜啦!
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“科技成果萃取与赋能训练营”的第一个任务,就是教会科技人员从大量材料中遴选出一个好主题,启动一篇科技论文的写作。
虽然你没有错过高考,但你可能蹉跎了工作中应该出成果的岁月,抛开你谜一样的作文自信吧,一起到交大训练营来,我们先务实地启动“审好题”的旅程!
Write a public review